
移民与否:文化差异与个人选择 0
近日跟朋友喝茶,朋友突然问了一句:你有没有美国国籍?这问题把我问傻了,我说:我连它的永居证(美国绿卡)都没有,怎么有美国的国籍?这个朋友很久没见了,他并不了解我,或者说他并不了解移民(美国)对每个国人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每个人都很向往移民。
我去过好多次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从未思考过移民的问题。一方面是我这个人比较怕麻烦,一方面也实在想不起有什么必要非得移民。我知道很多人很想移民,不管有钱没钱都觉得外国还是好,一跺脚就走了。我不是那种随便就跺脚走人的人,所以一有人跟我聊移民的事,我就当不是跟我说,常常顾左右而言它,往往这类话题谈也谈不下去。可是时不时总有朋友、同学什么的跟我聊这样的话题,这不能不触动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是思考怎么润,而是思考我怎么不仅没移民,而且竟然连移民的念头都没有动过。
这就不得不说说中国和外国到底有什么差别。前不久认识一个移民澳洲才回来养老的朋友。跟我说了那边怎么怎么好,环境、医疗等都比我们好。我心想,既然这么好,你不最终也还是回来了吗?拿美国来说,有人说美国很发达,发达是移民的理由吗?发达分层面,一是物质层面的,一是精神层面的。现在中美在物质层面的差别没那么大了,至少比以前好多了。以前羡慕人家住洋房、开洋车,现在这对我们来说也不是问题,至少住的不差,车也开得不比他们差;手机、电脑一样也不少。剩下的就是精神层面的了。
唯一能给我们带来移民动力的原因也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了。美国到底有哪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比我们好呢?民主、自由。这是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好东西。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到网上有一个大学女生说:。。。美国空气都是香的。。。不得不说,她说得可能没错。对于那些呼吸了国内大城市严重霧霾空气的人来说,美国的空气真的香。但是,不要忘了,马克吐温当年为了吸几口污染过的气体,不得不找一个汽车的排气管趴上去猛吸几口,才能缓解过于清洁的空气给他的肺带来的严重不适。所以,环境好不好也是因人而异的呢。民主、自由这东西真的很好的话,为什么中国人不要?要么一定是要不了,要么是要了也没什么用,要么是明明已经要到了却不知道。葡萄吃不到嘴就只好说它是酸的;或者明明自家的葡萄是酸的,偏偏要梗着脖子说是甜的。我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才是实情,我也不太清楚这两个东西到底与我有什么关系。所以,民主、自由基本不是我考虑移民的因素。我也害怕,要是好不容易把自己运动出去,回头发现这头没过多久也“民主”了。这不白瞎了吗?
对我来讲,不是移民的动机不足,而是不移民的动机太足。往大处说,就是中外文化差异太大。不过光讲大道理没什么卵用,还是要从小处说起。首先,去到国外,没中餐吃了,天天面包、可乐。生是中国人,长是中国胃,外国食品真的不太适应,不是人家穷,做不出中餐来,实在是人家不会做,也不喜欢做;
其次,国外人讲究距离就是美,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及社交距离。国外地方大,有时到邻居家串个门不开车都不行。人家聚会就是聚会,有专门的名词叫“party”,或”meeting”,公众活动则有运动会、演唱会、集会等。没事他们不会跟你套近乎。像我们请人吃个饭,恨不能把自己所有哥们全叫上,对方也是把自己兄弟也全喊上,一大桌人围着吃菜敬酒,比谁会敬酒、比谁会搞气氛、比谁嗓门大,这才有面子。其实真正被请吃饭的只有一个。吃饭前谁都不认识,吃完了谁都认识了,出了餐馆门又谁都不认识了。这种搞法在国外不太行得通。首先餐馆吃饭很贵,一大桌子人根本请不起;其次人家请谁叫请,从不呼朋唤友、拖家带口,免费蹭饭基本没戏。在国内我请人吃饭不算很多,但被人喊去撑场面的机会还是有一点的。出了国这种福利就没有了。
说起上馆子吃馆,国人是不会太保护嗓子的。无论是大厅还是包厢,吃饭的人永远是大着嗓门说话,正常人恨不得戴上助听器才能听到桌对面的人说什么。你道是这些人吃饱了撑的,非要这么大声才行?不是,是因为有一个人大声了,第二个人也必须大声,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直到所有人都得大声。从众从众,法不则众,谁也不怨谁。这在国外就不行了,人家是两人一桌(点不点蜡烛无所谓),说话轻声细语,生怕吵到别人。人说没文化真可怕,其实这倒不完全是没文化,是文化不一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世上也本无文化,做的人多了就成了文化。不是吗?我们所熟悉且习惯了的文化,在国外是没有的。从这一点上看,我看还是不要出国了。
有人说一处两处是不多,加起来就很多了,美国就是比咱中国好。这点我同意。我认为有本事的人真的应该移民美国。理由是这样的:移民是个大工程,特难搞,但弄成了瞬间成了“海外华侨”、“海外侨胞”,在国外如果再为祖国做点好事,甚至还能免费送个“爱国华侨”的牌匾,身份来个从灰到白再到金黄的华丽转身;如果学成或赚成或事业有成再回归母国,不是“海归”就是爱国商人,或者支援祖国建设的大功臣。人还是那个人,不过身份大不一样了:以前勤勤恳恳,累死累活,啥也不是,顶多评个劳模;现在也勤勤恳恳,却光芒四射,权利与权力纷至踏来。到底还是吃过洋面包的人,怎么说也比尔等土产农民厉害啊。
虽然这有点玩笑性质,但怎么解释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还有成千上万的其它国家的人)挤破脑袋非要移民到美国去呢?这是一个严肃而又复杂的问题。我想了一下,大约可以解释如下:
你是有真本事的人,你在国内无法发挥,你在美国有发挥的机会;你出国前,处处受压制,行动不自由,思想也不自由,谁都敢批评你,不拿你当回事,你心里不服也不敢说国家的不是;出了国,你就算嘴上有时还说母国的不是,只要不太过份,人家也说那是“善意的批评”,就算你什么都不做,国家也把你当统战对象;如果你再给祖国做点贡献,就成了爱国人士了。同一个人,为啥前后反差这么大?实力说话。你在国内什么都不是,谁看得上你?你出国也什么都不是,但在母国人眼里什么都是,于是你转身就变成香饽饽了。人就是这么势利、现实。当然,你在国外不能真的什么都不是,要不然你待不住,你至少要有真本事。而且,你的本事越大,你的“统战”价值就越大。所以,有真本事的人出国是好事。两边都有好处,大家嗨匹,何乐而不为?
美国哪里好?美国是全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这是这个国家发达的根本原因。为什么?科技发达意味着生产力的发达,生产力发达意味着物质产品就丰富。美国不仅是全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也是第一农业大国。这种简单而又朴素的客观现实,激励着无数人不分种族、国藉、信仰,纷纷奔赴而去,去不了的人以国家的名义也要依附而去。总之,无论人个还是国家,跟着美国混就有好日子。这是大多数人明知而不明说的事实,或者想说却不便说的事实。
我们知道,物质是精神的基础。一个吃不饱饭的人跟他谈高尚就跟对牛弹琴没什么两样。美国生产出太多的物质产品了,所以它就能生产出丰富的精神产品。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电影生产基地好来坞和最著名的歌剧院百佬汇,有无数创作出极富相像力的文学作品、剧本的作家和剧作家,它还有全世界人最喜欢去玩的迪士尼乐园,它有全世界最好的大学群(用“群”这个字表示太多数不过来),里面有数不清的教授及科学家,传授世界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及生产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产品及精神作品。美国还有一个强壮的社会制度,很难产生触发政权危机的全国性动乱;社会治理环境宽松,可以持枪,宗教信仰自由;政府不会过多干预个人生活。
美国标榜自己是全世界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家。承认这个说法似乎令人不太舒服,但民主不是上帝,上帝都有瑕疵,不能造一个连自己都搬不动的石头,更何况美国式的民主?说它最民主可以,因为其它国家的民主都是它输出的,好也好不到哪去,矮子里拔高子,最民主就最民主吧,那又怎么样?但说它最自由就不太令人服气:至少在那里不能随意大声喧哗、不能随意说别人的坏话、不能出去吃了饭不给小费就走人吧?
不管怎么说,美国这么优秀,惹得众人哈喇子直掉的根本原因就是它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在强大的生产能力下创造出强大的精神享受,美国民主其实就是美国强大生产能力的产物。美国建国之初,其实既不民主、也不自由,那时黑人和妇女还没有选举权,黑人还是奴隶,南北还发生了战争。一切随着它的生产力的提高而迅速改变了。这一方面得益于开国者在制度上天才般的设计,一方面也得益于它的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常说美国人有持枪自由,太不安全。这事儿得这么看:美国人有持枪自由,美国人竟然还没互射而绝种,他们很幸运。其实他们不仅很幸运,而且很幸福,在人人有枪的情况下,还产生了那么多优秀的大公司、优秀的大学及优秀的科技人才,他们创造了地球上最先进的现代科技文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们人人都是抗压天才,天生不怕死?天天枪击不断,就没让美国人有丝毫的担心?这要是换在国内会是怎么样?不要说枪不准持有,连刀具都要管制,不“合规”的还得上缴呢。在这样的安全心理下,我们生产的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比美国更多更好吗?没有。人人持枪这一事实不仅说明不了它的乱,恰恰说明了它不怕乱。它有一颗大心脏,天不怕地不怕;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国民,有什么是它不敢做,有什么是它不能做的?我们假想一下,如果中美发生战争,美国的电脑工程师拿起枪就是战士,我们的工程师枪都没见过一回呢,丢下键盘拿起一棍子就冲上去了?也许吧,反正咱们人多。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不是怨天尤人,真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如人。我想很多移民出国的人也都潜意识地在骨子里揣着这么一个或明或暗的认识:美国就是比咱们好。但分析好在哪里,又往往不明就里。其实,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层面的东西上来了,它的魅力是无穷的,任何理论、理想、主义、口号在它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它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及吸引力。我想,美国人之所以幸运地没有个个成为刀下之鬼、枪下之魂,或者说不惧怕成为刀下之鬼、枪下之魂,是他们天生在精神上是满足的、安全的,他们拥有我们无法感知、无法体会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或者说:他们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安全感。相反,在国内,不论穷人、富人,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危机感。过去艰难时如此,现在日子好过多了也是如此,从来如此。
有专家分析中美差距,上来就说GDP如何如何,好像人家是靠GDP取胜的(虽然仅凭这一项也是碾压);再过多少年,中国GDP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中国就是世界第一强国了。这类人大概以为天底下最美好的事不过是天天有肉吃、有酒喝、有得玩。这种认知太低级、太误导人了。如果这是真的,怎么解释全世界最想移民的富人都是中国富豪呢?我想说的是,我们的GDP要么还不够多,至少没表面上看的那么多;要么是GDP这种东西早就不是评判国家好坏强弱的标准了。GDP这概念本身就来源于西方经济学,人家对这些概念进化到哪里一步了不得而知,但有些人还死抱着它说事就很无趣了,也很可笑。
其实我明白朋友问那个问题其实是好奇我为什么没有移民美国,而不是真不知道我没有移民美国。我知道我不算一点本事都没有,但我还是不想移民,一想起在异国他乡,听不懂别人说什么,孤寂无聊,天天吃西餐充饥,没事只能夏天海边晒太阳、冬天雪山滑雪,老婆也生气跑路,家人朋友一个都不在,老爸茶也没人跟你喝,我就不寒而慄。而在国内,哪怕我一个人过一辈子,但周围全都是熟悉的人和事,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这就是我不移民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办法。中国再怎么不好,也不是我移民的理由;美国再怎么好,我也不会移民。
相关阅读
财经要闻与投资策略(2025/04/17)
国际金价创新高突破3300美元/盎司,信用卡炒金现象显现。美联储维持鹰派立场导致美股大跌,纳指跌幅超3%。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245%关税。国内一季度GDP增长5.4%,居民收支平稳。特斯拉高管离职,苹果市值跌破3万亿美元。市场方面,金价上涨吸引投资者但需警惕风险,美联储政策或持续压制美股,高关税或推动中国企业转型。投资建议关注黄金资产但控制风险,对美股保持谨慎,把握A股结构性...
北大湖滑雪初体验
前几天,我带着从未滑雪的老婆去北大湖滑雪。她一开始只在魔毯区简单尝试,随后便迫不及待地上了吊椅前往高处。尽管在吊椅上冻得够呛,下车后还摔了一跤,但她依然坚持继续。我帮她重新穿好滑雪板后,她开始滑下坡,速度越来越快,原本计划的S形滑行变成了直线。我急忙追赶,最终在平地上成功停下。她虽然吓得够呛,但这次经历无疑让她对滑雪有了深刻体验。滑雪确实能让人直面挑战,克服恐惧。
北大湖滑雪度假全攻略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距离市区53公里,是一个著名的滑雪胜地。度假区拥有47条雪道,总长72公里,配备8条缆车和6大地形公园,适合不同水平的滑雪爱好者。住宿方面,提供多家星级酒店和温泉体验。餐饮选择丰富,包括知名连锁品牌和特色美食。购物区引入国际一线雪具品牌,满足滑雪装备需求。交通便利,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或吉林站可乘接驳巴士、专车或自驾前往,度假区内还提供摆渡车服务。
相关新闻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回复/订阅/点赞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