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_tennies
"在多年的乒乓球经历中,我结识了各种球友,体验了不同的打球风格和乐趣。从初学时的女同学快速进攻,到与羽毛球转乒乓球的同学长期对练,再到与馆长和年轻球友的技术切磋,每一次打球都充满了挑战和成长。球馆中的老人们以其独特的球技和性格,成为了我技术提升的重要伙伴。尽管有时会遇到不守时或技术不匹配的球友,但整体上,乒乓球不仅锻炼了我的技术,也丰富了我的社交生活。打球的过程,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

乒乓球江湖:球友与球技的成长记 0

1个月之前 发表

标签:
滑雪(6) 疫情(2) 东北人(1) 乒乓球(1)
分类:

打了几年乒乓球,见识不少人事。今述二三。

一开始不认识什么球友,因之前在朋友圈有所互动,胡乱叫了一个初中女同学一起打,她也是初入此道,正手痒脑热,就约到球馆一起打。一周打个一两次。她的球就是一个字:快。又快又重。我们不打比分,就这么对打着玩。对方不给面子,连接发球都抢着抽,又不给好落点,常被她打得晕头转向。不是水平不行,实在是女将下手太重。后来不怕她鲁莽,也报以老拳相向,以快制快,渐渐扳回了上风。这么打了快一年,那同学搬家离得远了,慢慢地不怎么打了:她是打网球出身,估计对乒乓球也只是试一下水。到后来连人也难见到一次。

接着又是一个初中同学,他是在我跟之前的女同学打球时中途加入的。我们三人要打一起打,要不打就都不打。后来女生不打了,我们俩就一直打。他原先打的是羽毛球,不怎么打乒乓球。后来觉得打羽毛球太伤膝盖,才转打乒乓球。他是在一次同学聚会中聊起才知道的。不过他进步得很快,打着打着就打开了。我们一开始一周打一次,后来觉得不过瘾,又加了一次。现在越打越有感觉。我们在球馆里属于独特的一类。别的台都是打比分,我们偏不比,只一味退台正手狂打狂拉,只管爽就完了,没有输赢,还美其名曰打“老人球”,搞到球馆没朋友。现在这球馆不行了,客户走了一大堆,只剩我们俩和几个散人还在坚持,也算是因祸得福:打乒乓球不怕水平低,就怕没球搭子。

有时球瘾上来,没人打时,就去另一个馆找馆长付费陪打。馆长是高手,平时教小朋友打球。他球打得好,打球时大喊大叫极富激情。人很好,陪练时认认真真,从不打折扣。曾经跟他连续打了三个月,后来疫情一来,来馆打球人烟渐少,不过我还是坚持去打。直到最后只剩我们俩在那打—终于,那球馆关门歇菜了。后来他把馆迁到另一个地点,无奈场地太小,渐渐地也不去了。不过,跟馆长打球是我最涨球的那一段时间。后来偶尔也找馆长打一场球,完了吃个宵夜,聊起当年往事,嗟嘘不已。

再就是跟馆长那里打时认识另一个球友,他是个年轻人,一开始也是找馆长陪打。后来认识了就一起打。我们球水平都差不多,他又是一个极爱钻研的人,不是学这个技术就是研究那个技术,目的就是赢球得分,所以免不了要打比分。我并不爱比赛,但为了跟他打球也只好跟他比。一开始我赢,比过几场后他不知怎么突然厉害了,接发球用反手直接拉起来,我一时不适应,就开始输给他了。就这么输输赢赢纠缠到现在。最近我不咋怕他了,赢多输少。他工作忙,常很晚才下班,有时周末也出来打。他有个特点:特别不守时。经常迟到,半小时打底,还不给任何解释。渐渐有些不想约他打球了。他偏要约我,后来见我不理他,也不怎么约了,就是约了也不太迟到了。他打球特别喜欢用反手,正手只在前三板用一下,相持阶段基本都是反手。我跟他打,只要扛过前三板不死,后面就是我的天下了。毕竟反手再好,比不上正手的力量大。由于常在一起打球,双方比较熟悉,前三板基本解决不了战斗,就看后边的功力。他虽然年轻,但技战术有短板,所以比分就容易落后。他有点怕老婆,出来打球还得经老婆批准。每次我出门打球,只需要跟老婆说,今天跟“趴耳朵“打球去,她就知道是跟谁打了。

这球友有一帮朋友也是球友,打得一般。我跟这几人也打,不过老打不起来,他们的球路子野,不怎么讲规则。练球练不动,比赛又打不过,总是捡球多于打球,没有什么乐趣。

但也有例外,有一个老头,刚退休,从东北过来过冬的”候鸟“。这位老先生球路固定,属于“硬撞”型,正手撞击球,速度又快又重,有时还带一点“提拉”,回球很隐蔽。我跟他打比赛,开始不是其对手,被打得完全找不到北,后来打得多了,对他的球路熟悉了,就不怕他了,往往回球后就提前等他的球过来,一打一个准,经常把对方正手的大力扣球打个回头,打得他目瞪口呆。跟这老头打球,功夫不在球上在嘴上。我与他打比分时,他开局必定先趁我状态没上来猛打猛冲狠揍一通,口称把“你势气打下去”、“3:0解决你”云云。有时这招还真管用,我常常吃他这亏;但我也不跟他客气,每打到一个“神球”,特别是打他一个正手或反手“回头”球得分了,必大笑三声,说他“活没还干完就想下班?”每每这种时候,他就有点尴尬,嘴上也没有话了。因为他的球还不错,人人都喜欢跟他打比赛,都以赢他为目的。他跟别人打总能赢,偏跟我打就发怵。这也是怪。老头脾气好,我们打球打成挚友,偶尔还下下围棋,也是一种缘。冬天雪季来了,我会跑到他们老家(吉林)去滑雪,问他去不去?他说他不会。我原以为东北人个个会滑雪,原来不是。这大约跟“大陆仔”认为海南人个个会游泳,其实不是一样(刚好我两样都会)。这老头打到四五月份就带太太飞走,要约球就得等到十一月了。

我们一起打球的那个馆还有一个老头,70多了,烟瘾比较大,但球技相当了得。这老头脾气有点怪,我们一堆人去打球,打了快一年了,也没见他说过几句话。平常就见他一个人在边上那几张练习台上练发球,一练就是一大框球,很少跟人对打,也很少说话;有个年轻一点的球友,口称其“师父”,去年常过来跟他练几下球。他跟人练球就跟正规教练一样,要求对方必须打对角落点,否则就板着脸斥以“不行”。之所以知道他球技了得, 是后来在一起混得实在太久了,不说话总感觉不对劲,终于他也开口跟我们这帮人说点话,活络了慢慢地也跟我们打两下。我们这边的人很少能入他的眼,基本功不好的都不敢跟他练;另外一点就是他的废话多,因为打球的时候他要求很高,错一点都不行,错了他就停下来站着,球也不发,就跟你讲道理,唧咕半天,也不知道他想说啥,只记得一句:你打得不行,这不对,那不对,哪儿不对我不说,你自己去想。我常给他训得急得不行:你不想说就不说,何苦耗费那些时间把人骂一顿?不过跟他打球也是一种享受:他接球稳,回球落点很舒服,绝对是一个练基本功的好搭子。我们打得久了,我的球也涨了,他的废话也渐渐少了很多,最后变成了一言不发,蒙头打球。别人打时不敢发力打他,我偏不怕他,硬是正手发力攻球或拉球猛冲他,他并不生气,就只一味地格顶(他用的是直板),而且回球落点极准,从不偏离预期点位半分;后来我们也常常两边退台对拉。他拉球姿势不是很标准,但过来的球很转很顶,一般人吃不消。有时我正手拉完身体回不了位,就用反手“秀一把”狠的,常把球打到天上去。这时他就拿眼睛瞪我,意思是怪我把球打飞。这时我就假装看不见。他也无可奈何:敢跟他练球的人并不多,您老就担待一点吧。有时打着打着他说:“停!烟瘾上来了,我出去抽根烟”。于是球拍一放径直走出去。

这老头的“徒弟”后来也加入到我们这一堆人里打球。他上班的公司很远,所以来打球不多。他的球整体比较有进攻性,且擅于捕捉战机,冒高球落在他手上基本没救。他人不错,有时也邀请我到他公司的豪华乒乓球馆打球。在那里跟人打,也能碰到各路高手。无奈那里路太远,路上又堵车,去一次恨不得要一个小时才能到。

球馆里有一类人,本身球技不错。他会暗中观察你,觉得你不是他对手,就上来约球:兄弟来一场,我让你5分,打赢一场5个红牛。这种人我最看他不起,这不明显给人下套吗?我宁可花钱请你培练,也不愿当冤大头。不过还是有我的球友上他当,被骗红牛若干。虽然这不关我事,但我是一定要远离这些人的。不关赌球的事,是人品球品的问题。赌球不是绝对的,有时,我想跟一个人打,明知对方很厉害,抱着学习的目的邀他打一下,输了给他红牛。为了学球,这也是值得的,反正红牛也不花几个钱。对方也乐得玩一下,两相情愿,倒也无妨。

还有一类人,自视高手,一般不跟我们这些“低手”打,但喜欢凑过来“指点”一下。有时他看你打着,过来说“我试一下你的拍子”,明明他已经打完了且洗澡干净了,头发梳得锃亮,穿着皮鞋也要炫耀一下他的球技。他拿你的拍子一边打还要一边说,球要这么打,那么打等等。其实我们打过去的球他也不一定接得住。不过这些人没什么坏心,他只是刷个存在感而已。

球馆有时会来一些爱打球的大妈,巴巴地凑过来讲好话,叫你跟她打,一打就是好久,各种太极拳法,就跟小孩玩一样,她乐此不疲,你反倒不好意思说“累了,歇一会儿”,就这么硬撑着打下去。不过球馆里有一个“美女”高手,是各位男士竞相邀请的对象。她并不年轻,但长得不错,主要是球打得好。长得好球又打得好的女士在球馆里是很受欢迎的,常有高手跟她“切磋”交流,还指点她的问题,因此她的球越打越好,一般人都不是她对手。我有几次厚着脸皮请她打了一两场,一局未赢,红着脸走开了。她还过来安慰说“你打得还不错,只是没发挥”等等。那个东北老头(当时他才来海南,不太放得开)有次跟我说他也想跟她打一场,我过去跟她说了,她也爽快答应。她是属于“高手群”的球友,跟我们是两个世界。

球友之间打球,遵循一个默认的原则:英雄不问出处。除非你俩很熟,一般不说也不问对方球以外的事。有时遇到那些很“热情”的球友,一上来就套热乎,问东问西,好像跟你俩是老朋友。没打几次球,人忽然又不见了,不来了。朋友交了个寂寞。我发现凡是纯爱好的人际活动都有这个特点,滑雪也是一样。大家为了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是不是朋友有什么关系?没有什么经济瓜葛、感情纠纷或者人情世故,能一起玩就玩,不行就各奔东西,谁也不欠谁,岂不快哉!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打乒乓球二三事,也算戏中之一二幕。

还没有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回复/订阅/点赞

评论 (0)